【整理】如何管控居家空間的各種平台?

人類的本能其中之一,就是將手上的東西放在離自己最近最方便的平台上,而在居家環境中隨處可見許多平台,例如:鞋櫃、電視櫃、書桌、床頭櫃等等,這些生活場景中隨處可見的平台都可能是我們堆放物品的區域。而居家空間中最常被堆放物品的地方就屬客廳的茶几,廚房前的餐桌了。

請您觀察看看自己家中有幾個平台,這些平台有幾成是堆放著物品的?有幾成是可以自由使用的留白?是一分滿還是八分滿呢?這些平台原本的功能是什麼?堆放的物品與空間功能有沒有相符?

在台灣家庭中最常見的就是將餐桌當作是堆放物品的場所,全家人反而窩在客廳矮矮的茶几用餐。為什麼會發生這種空間錯置的問題呢?是不是因為物品太多沒有管控好物品的數量,而任其蔓延到別種功能的空間中呢?還是家中沒有足夠的平台可以擺放物品。還是喜歡在晚餐時間配電視新聞,沒有把空間功能做正確的分配呢?

以下先和大家分享洛林家的餐桌

過去洛林家的餐桌是拿來當作爸爸的製圖桌以及媽媽的外出用品置物區,因為餐桌的位置非常靠近玄關,玄關又是一個內外轉換的空間,所以非常需要置物空間,經過了20年總是在客廳用餐的歲月,終於在幾年前購入了放置爸爸和媽媽進出門需要用的物品-玄關專用的高櫃,餐桌才恢復原有的功能,全家人就不用窩在客廳的茶几上吃飯了。

洛林家的餐桌現況
洛林6歲時,餐桌慢慢地成為玄關置物區,吃飯的場所也漸漸移動到客廳的茶几
過了20年後,餐桌已經被高櫃代替了功能,收納了更多重要的東西
在對應的地方增加櫃體或平台就能解決物品數量過多造成的空間雜亂。空間與空間之間的功能不混用就能解決空間物品錯置的問題,該是在玄關的就在玄關,該用於餐桌的就放置在餐桌上。
洛林家的餐桌

洛林家的餐桌上有幾樣東西,都是跟飲食有關的工具或食物,只要有每天使用,保持整潔就會是輕鬆的家務。桌上工具類的物品有:電鍋、木頭隔熱墊、竹簾(可當作筷架或隔熱墊)、濕紙巾及小面紙盒;食物有早餐的巧克力醬、花生及飯鬆。時常維持開放空間平台物品放置一分滿的狀態,其他的空白處就是平常洛林跟家人一起用餐的空間。如此一來,空間除了能夠維持美感,還能保有空間的實用性。


回到主題「如何管控居家空間的各種平台?」

我整理出幾個問題,透過對自己提問的過程,說不定能幫助您控管居家空間的平台:

  1. 先檢視是否有空間功能混用的問題?Ex:玄關跟餐桌混用、客廳茶几充當飯桌
  2. 是否因為物品太多而超出該空間的收納量體?Ex:玄關的物品已經蔓延到餐桌上
  3. 是否能增加或減少櫃體或平台來恢復空間的功能性?Ex:在玄關增加櫃體收納物品
相反的,這些問題也可以用在分析多餘的平台,進而控管居家空間的平台數。
  1. 先檢視是否有空間功能混用的問題?Ex:花藝的工具放在靠近窗邊的書桌上
  2. 是否因為物品太多而超出該空間的收納量體?Ex:不是,是因為書桌比較好放
  3. 是否能增加或減少櫃體或平台來恢復空間的功能性?Ex:直接把書桌移走,避免繼續往上放非書桌的用品。
經過多次的提問和練習之後,您將對於空間的功能就更有掌握度,不用再被物品錯置的問題困擾,進而影響到自己的生活品質,最直接的就是可以在喜歡的地方做喜歡的事情,在舒適的餐桌上跟家人享受美好的晚餐。簡單的生活不只有一股腦地丟東西,只要透過善用平台或是櫃體,收納對應空間的物品也能擁有整潔簡單的居家環境。

如果你對簡單的生活也有興趣的話,敬請期待下一篇的感受分享

⬇⬇⬇需要預約體驗極簡生活請填寫表單⬇⬇⬇

洛林的斷捨離到府服務預約表單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