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極簡六年後的五大感受EP2認識自己的身心狀態

大家好!今天要繼續分享學習斷捨離的觀念已經六年後的五大感受心得,繼上一篇分享極簡之後生活變得規律和固定之後,本篇將分享關於時間上面對自己的機會變多了,從而獲得認識自己的心理狀態的心得。

曾經,我的生活充滿了對流行和潮流的追求,每天渴望著接收最新的資訊和新聞,新資訊如同無處不在的雨滴,源源不斷,似乎永遠無法填滿我內心那深不見底的渴望。這是一種對多巴胺的上癮,驅使我不斷地追逐著更新、流行和趨勢。


直到有一天,我注意到了一個新興的潮流趨勢——『斷捨離』和『極簡主義』。我並非因為反省過去或者要拋棄從前的一切而開始學習極簡主義,而是因為渴望獲得新的知識和體驗。

首先,我開始檢視自己的生活,循序漸進的極簡掉不必要的物品和活動。把手機的通知全部關掉,將臉書等社交軟體從手機卸載,退出許多賴群組,也學會了拒絕不感興趣的邀約,選擇專注於當下的無聊和無趣。這樣的改變讓我驚訝的發現,原來以前的我是多麽依賴這些外在事物!

雖然極簡後有了額外的時間,但我並沒有如同成功人士一樣進行有興趣的事情,例如從容地學習瑜伽,享受悠閒的下午茶等等,因為唯一能讓我感興趣的事物仍然是不斷地獲得新知識。但投入極簡之後,我發現那只是一種對當下的逃避,於是我試著靜下心來,想要擺脫焦慮及坐立不安,但我做不到,於是我推斷自己可能有注意力不集中或是躁鬱的傾向,才讓我在過去時常覺得需要得到新的刺激。所以我向身心科求助,並且依循我的症狀學習更多關於身心的知識。

這些徵兆逐漸使我意識到,我擁有一種長久被我忽視的心理健康問題——躁鬱症。於是我尋求專業幫助,在確診後透過定期服藥和檢查控制病情。極簡生活仍然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它教會了我如何避免過度刺激和精神負擔,讓我能更好地理解和照顧自己的內心健康。

起初,我只是想要藉由獲得新的生活體驗來滿足自己對刺激感的需求,但經過減少物品和繁瑣的日常事務,我發現了更深層更重要的事情。這些改變雖然不算容易,但卻給了我無法被取代的寶藏。極簡主義不僅僅是生活方式的改變,更是一種內在的轉變,也是一種自我的認識。



如果你對簡單的生活也有興趣的話,敬請期待下一篇的感受分享

⬇⬇⬇需要預約體驗極簡生活請填寫表單⬇⬇⬇

洛林的斷捨離到府服務預約表單

留言